2019年9月10日,行知丝路研究院校长、《百年巨匠》总策划李小琳与原文化部部长蔡武,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左中一,原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国医大师、施今墨弟子李辅仁,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向云驹,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非遗中心主任韩子勇,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贵平,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精英贤达,国医药大师,中医世家一起,共同见证了大型百集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京城四大名医》在北京举行的开机仪式。
此次开机仪式由《百年巨匠——京城四大名医》拍摄支持单位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百年艺尊文化传播承办,中央文史研究馆为支持单位。
《百年巨匠——京城四大名医》是《百年巨匠·中医篇》的开篇之作,将以4部8集的规模,集中拍摄萧龙友、施今墨、孔伯华和汪逢春4位在20世纪30年代就享誉华夏的中医大师并献礼建党100周年。他们志向高远、悬壶济世,既为良医,更为良师;他们热心于中医教育事业,努力提携后学,培养了大批的中医药人才。
在开机仪式上,小琳校长与蔡武、左中一、王文章等共同启动《京城四大名医》开机揭幕仪式并发表精彩致辞,表达其对《京城四大名医》顺利开机的良好祝愿。
首先,她讲到《百年巨匠》以纪录片的形式再现四大名医的精神影像和人生历程,是对他们悬壶济世精神的赞颂,同时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
众所周知,小琳校长非常喜爱中华传统文化,她在致辞中提到自己从小受家庭熏陶,衷心于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医方面的书籍及《黄帝内经》汉方典籍从小就兴致浓厚。她提到在这些年所出访过的很多国家中,都能看到同仁堂所设立的分店,为中医药文化顺利“出海”并在构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方面所起到的桥梁作用深表欣慰。
在开机仪式现场,小琳校长与国医大师、施今墨弟子、百岁老人李辅仁亲切交流并握手。
近年来,小琳校长一直为推动共创“一带一路”大健康产业而不懈奋斗。与此同时,她所创建的行知丝路研究院,致力于培养塑造企业家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文化魂魄与美育精神,让企业家深刻领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以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展现中医药文化魅力,提升中医药文化软实力,推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伟大复兴,可谓商学院国学课程创新典范。
在致辞的最后,小琳校长也衷心祝愿《百年巨匠——京城四大名医》拍摄成功,并在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恭祝大家阖家幸福,吉祥安康。
文末附小琳校长开机仪式致辞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昨夜今朝雨绵绵,相思迢递隔千重。同仁好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今天,来自社会各界的精英贤达,国医药大师,中医世家,相聚一堂,共同见证《百年巨匠——京城四大名医》开机仪式,在此,请允许我代表《百年巨匠》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天,《百年巨匠》携手同仁堂,聚焦《百年巨匠——京城四大名医》,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萧龙友、施金墨、孔伯华和汪逢春四位中医大师巨匠,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名满京华,他们行医救世的传奇故事更是蜚声海内外;他们德行广大,以普救含灵的仁心仁术,救民脱离病苦;他们既为良医,更为良师,提携后学,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中医药人才,倾力传承中医药的血脉;他们兼收并蓄,提倡中西结合,使中医药事业获得更广大的发展。他们伟大的思想品格和深厚的精神底蕴,无愧于中流砥柱和民族脊梁的赞誉。《百年巨匠》以纪录片的形式再现四大名医的精神影像和人生历程,是对他们悬壶济世精神的赞颂,是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大力弘扬,是对北京同仁堂近百年文化传承的寻根之旅,也是在新时代“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而续写新篇章!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中华文化营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历经300多年风雨沧桑的北京同仁堂,作为驰名中外的老字号、全国中药行业的龙头企业,肩负着新时代践行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的重任。“同修仁德,济世养生”是同仁堂一直谨守的“堂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副对联更是广为人知。正是秉持这样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一以贯之的自律意识,使得同仁堂300多年长盛不衰,保持着良好口碑。
我从小受家庭熏陶,特别喜爱中华传统文化,包括中医方面的书籍,对《黄帝内经》汉方典籍从小就兴致浓厚。知晓“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至今其片段仍记忆犹新。在这些年我出访过的很多国家,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同仁堂设立的分店,我为中医药文化顺利“出海”并在一带一路构建民心相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感到欣慰与自豪。
近年来我们致力于推动共创“一带一路”大健康产业,更加深刻思考未来医学模式。在博鳌国际大健康产业论坛上我们提出三点中国方案:第一,建立以医食住行,育乐康养游全方位的“主动健康”系统;第二,提出以预防医学为主,中西医结合,以精准生命系统,健康管理为手段,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全生命周期健康的服务;第三,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因地制宜,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案。
“修合无人见,在心有天知”是过去中医药制作的共同道德标准,其中蕴含着中医药文化的精髓与本质,这也是我们做好纪录片、做好“一带一路”大健康产业所应秉持的态度。
最后,让我们衷心祝愿《百年巨匠——京城四大名医》拍摄成功!中秋佳节即将来临,祝大家阖家幸福,吉祥安康!谢谢!
李小琳
2019.9.10